國界線上的瘋狂直播城
兩側大樓的一間間屋子逐一亮了起來,絕大部分的直播間會通宵叫賣翡翠,主播們月薪5萬~10萬元並不稀奇,他們有各種手段把氣氛整夜點滿。
原來邊城瑞麗是這樣。
國道320的終點,車子經過無數樸素的村寨、高山,經過大片的香蕉、甘蔗和水稻田,到達這裏,雲南省西部與緬甸交界的一座小城。
一條瑞麗大道是市內主幹道,雙向六車道,比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州府芒市的馬路更寬。道路兩側立着巨幅的廣告牌,“直播”“招商”“翡翠”,大大的字,頻繁、醒目惹眼。
這是瑞麗市最繁華的街道之一。順着它走,德龍國際珠寶城、東南亞直播城、京東直播城、樣樣好翡翠文化產業園、天貓翡翠產業園,還有抖音、快手、拼多多的直播基地,幾乎我知道的所有電商平台都在這條大路上聚集。
白天仍舊是寧靜的,火熱的是夜晚。
是那“瘋狂的石頭”。
太陽快下山的時候,瑞麗大道兩側就開始了一天中的“黃金時段”,兩側大樓的一間間屋子逐一亮了起來,絕大部分的直播間會通宵叫賣翡翠,主播們月薪5萬~10萬元並不稀奇,他們有各種手段把氣氛整夜點滿。而德龍珠寶城裏,蹲着擺攤的,坐着擺攤的,站着擺攤的,翡翠和人,擠滿整個市場。不開燈的地方反而是最熱鬧的,那往往是賭石的場所。無須走近,就能聽到聲音。設想一下數百人同時在一個大黑屋裏拍桌、叫喊、罵人、拿強光電筒照射翡翠毛料的場景,那就是德龍賭石直播場所的實際景象。第一次見到的人,心靈可能都會受到震懾。
顯然,這是一個神奇的地方。
神奇砍價
“紫羅蘭叻,不是白冰的,紫羅蘭……”
“你要多少嘛?”
“三千八!”
“三十八!”
“呔!”鏡頭裏,賣翡翠的緬甸人擺手,嘴裏嘟囔。字幕上寫着:我懷疑他在罵我。
“四十!”
“五十要不要?”緬甸玉老闆給出一個新的價。
“不要!”
“賣!”
這條視頻的拍攝地,就是在瑞麗。這也是我第一次通過屏幕見到一個緬甸人。
也許你在抖音、快手刷到過這條視頻,或者看到過類似情節:一件翡翠飾品,幾千幾萬的高價喊出來,最後低價幾十元賣。它的砍價幅度超越了我們大多數中國人的生活經驗,以至於生出一種滑稽、新奇感,在哈哈一笑中,緬甸玉老闆的形象就此根深蒂固。
翡翠當然不止在瑞麗大道。
跨過瑞麗江,經過姐告大橋,到達姐告口岸,這是新中國第一個特殊的“境內關外”貿易口岸。那裏還有好幾個大型的翡翠交易市場。
姐告口岸,三面被緬甸木姐環繞,一面與瑞麗市區相連。進入姐告,就彷彿進入了一座中國的緬甸城。
從濱海路到貿海路一直通到國門,上千米的出境通道,沿路有大卡車在排隊等待。卡車們的方向盤幾乎都在右邊,牌照多是MDY(緬甸曼德拉)或者YGN(仰光)。街道兩旁到處是緬文的招牌,飯館、理髮店、洗車行、小百貨。皮膚偏黑、眼睛亮亮的緬甸人隨處可見。
緬甸人多的地方,是不是翡翠更多?
—當我第一次走進姐告金色國門前的翡翠市場,看到一排一排珠寶櫃枱前那一張一張緬甸玉老闆的臉時,我以為是這樣。
他們的中文都很流利,看到有人走近,紛紛拿出手鐲、翡翠掛件,熱情地邀請對方看一看。
葛燕是一位從上海來瑞麗的遊客,她逛了兩個攤位之後,看中了一隻翡翠鐲。多少錢?緬甸老闆出價800塊。葛燕還價80塊。
“你好好地給(價)嘛,好好地給。”
“80塊。”葛燕堅持,但明顯有一些猶豫。她和朋友説自己看不懂翡翠。
又回價了一個回合,緬甸老闆就把翡翠包起來了。
80塊成交。
葛燕和朋友飛快地對視一眼。“糟糕,只回40塊就好了。”葛燕出門之後説,她沒經歷過這樣的場合,第一次買翡翠,不好意思像抖音視頻裏那樣狠狠還價。
葛燕的買玉經歷,也構成了我對瑞麗翡翠市場的初印象。
但幾天之後,當我走進佔地面積、攤位密度、人流量更大,翡翠數量更多,比國門市場大上幾倍的姐告玉城商羣時,我才看到了另一片天地,真正窺見了瑞麗市翡翠市場的一角。
在瑞麗,緬甸玉老闆是不少,但中國玉老闆肯定多得多。
我們在短視頻裏總是看到的緬甸玉老闆,也許不是真的老闆,而是日結300元、500元的演員夥計。
因為這些視頻並非真實場景拍攝的,